大雁塔,你见过大雁吗?
2019-09-06 09:13:3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
       


重访大雁塔

申弓

在古城墙上,我曾向一位当地人打听,大雁塔怎么走?这人指着前方的街道说:大雁塔就在前面,沿街走去便可到达。我再问了句:那有多远?大约5公里吧。

我的天!5公里,就是5000米,别说能否走得到,就是时间也绝对不能允许!我在西安仅呆一个上午,古城墙已占去了一半,还有一半,绝对不能浪费。

于是穿过和平门洞去找车。问过几趟公交,正好有一辆能到。坐过五六个站,来到塔北广场,放眼望去,除了远处的大雁塔,其余都是陌生的了。记得33年前我们来的时候,挺简单,购了票就进去,然后登塔。可是现在,已经建成了大公园,一路走来,越是靠近宝塔,围栏越是森严,根本就靠不近去,别说登塔了。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往南走,我才明白,塔门是在南边。可从北到南,走了老半天,不过还好,一路上都有唐朝的诗人、文人、和尚、歌女等陪伴,一点不觉得遥远。

从北往南的途中多是这种歌伎铜像

虽然时间吃紧,可到了南门,我还不急着进去。广场上,一位手持禅杖的光头和尚立在一块硕大的巨石上,石头上刻着“玄奘”二字,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唐朝大法师了。他的身后是大慈恩寺,即大雁塔寺。寺前左右两块浮雕,左边是“情有乐利”还是“利乐有情”?右边的“庄严国土”倒像没有左右的争议。


       


屹立的唐大法师玄奘

进塔的人排成了两条长龙。这回我聪明了,直接拿着身份证去刷卡,一声“刷卡成功“,便溜了进来。进门后第一个建筑是大雄宝殿,里面供着一尊金色佛像——释迦牟尼,左旁有观音殿,右边有财神殿,还有伽蓝殿等,跟国内其他寺庙没啥两样。只有大雄殿后高高耸立的大雁塔,才是独一无二的。据说这大慈恩寺是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由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修建的,并迎请从印度取经回来的高僧玄奘总理事务。而玄奘为贮藏从印度取回的经像,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主持修建了这座大雁塔。塔高64米,塔面呈方形,这便是著名的“雁塔晨钟”,与“华岳仙掌”、"霸柳风雪"、“骊山夕照”、“咸阳古渡”、“曲江流饮”、“草堂烟雾”、“太白积雪”等并列而成为关中的八大景致。雁塔晨钟一直雄踞在古都西安中,是八景在西安的唯一存在,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,一千多年来吸引了无数游客及信众,游大雁塔便成了来西安者的旅游目标,而有了“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”之说。

我围绕着塔身走了一圈,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,一则登塔需要重新购票,二则见排队的人多,并且33年前我已登临过,便打消了攀登的念头。


       


老申弓拍到的雁塔雄姿

塔后一块照壁,上书“法门领袖”四个红字,再下去是赵朴初先生所题有“民族脊梁”,再往前便是“玄奘三藏院”,也是为赵朴初先生题写。一副楹联挺有禅意,上联为“慈航普度众生贫富愚贤堪教化”,下联是“恩泽长敷三界佛门圣地任观瞻”。这就是唐僧藏经的地方。这里庭院深深,还有曲折回廊,那红柱悬梁颜色鲜艳,估计是新建的,至少我三十三年前来时就没有参观到。


       


法门领袖

由于时间紧,不敢久留,匆匆出门,来到了广场南面,这里才是让人流连的地方。南广场总体像是“大唐不夜城步行街”,分为“再回长安”、“最中国,看西安”等单元。从大雁塔这头望去,至少有3公里之遥,其中的“再回长安”,全是花岗岩雕像,立于其中的人物有政治的,有佛道 的,有书画的,有诗人。我一路走来,邂逅了吴道子、怀素、柳公权、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柳宗元、刘禹锡、王之涣、闫立本、韩斡、陆羽、李淳风、僧一行、王孝通等等,当然还有一个高大全的皇上——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唐太宗李世民!太宗的出行,两旁分列着宏大的乐队马队及仪仗。这里明显的个人突出,不过,因为有了这位不朽的君主,才有大唐盛世,才有华夏的声威,才有辉煌灿烂的大唐文化!

高高在上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


写《朱雀桥》的大诗人刘禹锡

一代草圣怀素和尚

这个上午,从早起六点到中午12时,整整六个小时,我一个人奔跑了西安古城墙,奔跑了大慈恩寺,奔跑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,全凭这一双老腿。累是累了点,可我的心里高兴着,毕竟,这一程马不停蹄的奔跑,这台老机器像是还没有多大的故障。因此,我有信心,在有生之年里,还要多跑跑,还要到大戈壁大草原去经历更严峻的考验。

申弓,原名沈祖连,中国作协会员,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。已出版小小说集《男人风景》《做一回上帝》等15部。曾获得广西文艺铜鼓奖、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。作品入选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》《微型小说鉴赏辞典》《中国新文学大系》等国家大书。部分作品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,并入选日本、加拿大等国家大学教材,曾供职于钦州市文新局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